预防接种安全管理制度【优秀范文】

时间:2022-07-26 16:06: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防接种安全管理制度【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预防接种安全管理制度【优秀范文】

 

  - 1 - 预防接种安全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安全管理应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等有关规定。

 二、预防接种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的自毁型注射 器、一次性普通注射器及其它医疗废物要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 例》等规定处理。

 三、预防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材,使用后的注射器 不得双手回套针帽,或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四、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 伤,应按照有关要求处置。

 五、无菌干棉球和棉签使用前须经高温、高压消毒,用前应检查小包装的密封性、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灭菌物品一经打开,

 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

 六、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 75%乙醇的容器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 2 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 75%乙醇,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 7 天。

 七、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除液 体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外,活疫苗超过半小时、 灭活疫苗超过 1 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液体 bOPV 未能立即用完,应在 2~8℃温度下保存,并于当天内用完,如有剩余应废弃。

  - 2 - 八、接种现场应按有关要求备有足够体检器材和急救药品。

 九、接种单位每次运转前或运转后应对物品和环境进行消 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 一、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单位应按“首诊负责建卡”规定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信息个案,为无证儿童补证。相关信息要求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内容齐全。

 二、实行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所有受种者均应纳入客户端 管理,在接种后及时将接种信息录入客户端,并于接种当天完成 数据上传。

 三、受种者迁移时,应持原接种单位儿童既往预防接种证 明,转入迁入地接种单位。迁入地接种单位应主动向受种者索查 既往预防接种信息证明;无预防接种信息的要及时补录。

 四、接种单位至少每季度对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个案 进行 1 次核查和整理。对失去联系≥12 个月或迁出、死亡儿童的预防接种资料,由接种单位按有关要求妥善保管。

 五、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或受种者长期保管。预防接种 卡(簿)和信息个案由接种单位保管,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 6 岁后再保存不少于 15 年。成人预防接种记录保存

  - 3 - 时间不得少于 5 年。

 六、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账号专人专用,定期修改密码,不得公开和转让。每天完成接种后要对数据进行备份,在别处妥 善保存。

 七、建立预防接种信息保密制度。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资料查 询应当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由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办

 理。预防接种单位所在医疗卫生机构不办理预防接种信息查询事 宜。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制度 产科接种室 一、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产科接种室负责预防 接种证发放,相关信息要求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内 容齐全。

 二、实行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产科接种室负责在产科客户端为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电子信息个案,并于录入当天完成数据上传。

 三、产科接种室建立新生儿个案信息时,无论该儿童是否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均要将新生儿个案信息录入到客户端。

 基本信息、接种信息和缓种/未种原因等信息应录入完整,以便预防接种门诊下载建卡和主动搜索。

 四、预防接种卡(簿)和信息个案由产科接种室保管,保管 期限不少于 5 年。

  - 4 - 五、产科接种室应按要求每月填报《

  年

  月医院及保健机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卡介苗接种情况统计表》《年月医院及妇幼保健机构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未及时接种原因统计表》和《年月医院及妇幼保健机构不同乙肝病毒感染状态产妇新生儿主被动免疫情况统计表》。

 六、加强预防接种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账号专人专用,定期修改密码,不得公开和转让。每天完成接种后要对数据进行备份,

 在别处妥善保存。

 七、建立预防接种信息保密制度。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资料查询应当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由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办理。产科接种室所在医疗卫生机构不办理预防接种信息查询事宜。

推荐访问:预防接种 优秀 安全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安全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安全接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