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立足核心素养-关注新教材-备战新高考】【完整版】

时间:2022-07-20 13:54:01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立足核心素养-关注新教材-备战新高考】【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立足核心素养-关注新教材-备战新高考】【完整版】

 

 立足核心素养

 关注新教材

 备战新高考

  2016 年 10 月,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2017 年,教育部制定颁布《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大方面。2018年和 2019 年高考历史试题贯彻落实考试内容改革要求,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注重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及开放性。试卷结构合理,难度适宜,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和助推素质教育发展。

 一、 历史 学科 核心 素养 与新高考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品质和相关能力,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1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高考考查立足点

 素养一: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分析问题的统领和灵魂。其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唯物史观的高考考查立足点主要是以下三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社会现象;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评判人物事件;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阐释历史进程。2019 年全国一卷第 25题考查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体现了阶级分析的方法;2019 年全国一卷第 31 题考查了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2019 全国二卷第 25 题考查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素养二:

 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分析问题的基础和保障。其培养路径包括:了解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等关于时间表达方式; 认识历史地图,掌握古今地名位置及区别; 划分历史阶段,总结阶段特征;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年表,分析中外共时性问题;用时间术语结合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论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认识等。

 时空观念的高考考查立足点是:以时空为基础,感知历史事实;以时空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以时空相结合,认识历史规律。时空观念考查带有普遍性、无处不在、无题不有、方式呈现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趋势。2019 年全国一卷第 24、27、29、34 题,必须时空结合,感知历史知识,得出历史认识。

 高中历史 一轮复习研讨 交流论文

 素养三:

 史料 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分析问题的依据和保证。因此,史料实证要求学生具备三种能力:能够从史料中体会作者意图;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重视史料的搜集,史料教学。

 史料实证的高考考查立足点是: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问题理解能力;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观点论证能力。在考题中,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从而考查“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2019 年全国一卷第 41 题考查的是钢铁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原因。

 素养四: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是历史结论和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运用要求,都是历史解释:唯物史观中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是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素养中要求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是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中关于实证过程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历史解释的过程。

 历史解释的高考考查立足点是: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客观评判能力;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解决历史问题能力;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思维创新能力。历史解释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要有时空观念,要有实证精神。2019 年全国一卷第 42 题考查的是钱穆《国史大纲》中的观点,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综合体现。

 素养五: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效果。家国情怀实际上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聚焦立德树人,体现历史学科积极育人导向。

 家国情怀的高考考查立足点是:立足家国情怀隐性考查价值观判断;立足家国情怀隐性考查主流价值观;立足家国情怀隐性考查社会责任感。2019 年全国三卷第 40 题,考查了罗马帝国和汉朝的国家治理,体现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对祖国的认同感,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

 2 2 、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体现

 下表是 2019 年高考全国一卷历史试题体现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素养 题号 考查内容 核心素养 24 商周王位继承方式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5 西汉削弱诸侯实力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6 唐代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7 明代地区经济的差异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8 晚清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9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0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革命的性质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1 一五计划与工业化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2 古代雅典的政治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3 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4 工业革命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5 一战期间,作品表达了幻灭反叛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41 钢铁业的发展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2 钱穆《国史大纲》中的观点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5 中国古代爵位制度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6 阿拉曼战役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7 新中国的质量管理制度发展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综上可以看出,2019 年全国卷所考查的内容都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知识、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课堂教学的主干知识,这对我们 2020 年的备考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务必突出重点,分清主次。从能力考查看,体现了五大历史学科素养,这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把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灵魂,必须透切理解五大素养的基本内涵、具体体现和实施途径。

 二、新教材与高考考查 新教材的必修课程以通史的叙事框架,展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教材注重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新教材将现行政治、经济、文化史模块纳入选择性必修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 19 个专题。新教材与新高考关系密切,从非选择题部分看,近三年高考中全国卷的考查与新教材联系分布如下:

 新教材主题 近三年高考非选择题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官员的选拔与治理 2018 年全国卷三古代的九品官人法 2019 年全国卷一中国古代的封爵制度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2017 年全国卷三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018 年全国卷一中国基层社会治理 2019 年全国卷三罗马帝国与汉朝的国家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工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 2017 年全国卷二雍正年间、19 世纪 70 年代、“一五”计划期间的矿业政策 2018 年全国卷二中国近代企业发展案例 2018 年全国卷三近代以来上海和曼彻斯特的发展 生产工具与科学技术 2019 年全国卷一新中国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

 文化交流与传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017 年全国卷一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 2017 年全国卷二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 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2017 年全国卷一法国近代民族主义与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 2019 年全国卷二人与自然,文明与文明碰撞接触 2019 年全国卷三中国人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翻译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2018 年全国卷二大豆种植的影响 2019 年全国卷二海关关税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7-2019 这三年非选择题考查的主干知识,在新教材中可以找到其立意点。因此,在 2020 年高考备考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旧教材,还要适当关注新教材。注意新教材中的一些新观点和新提法,给学生做适当的补充;也要关注新教材的编写体系,指导我们的专题复习备考。

 三、 2020 年高考备考实施建议

 1.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综合能力

 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

 教师要全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认识核心素养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具体措施如下:

 (1)唯物史观方面:把唯物史观的一些理论整理出来,然后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利用唯物史观练习解决问题,在练习中加深理解。

 (2)时空观念方面:整合历史信息,培养学生构建完整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利用大事年表、时间轴等方式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建立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史料实证方面:首先让学生学会甄别史料,去伪存真;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要精选 史料,适当补充;加强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史料解决问题。

 (4)历史解释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历史解释素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触多样的“历史解释”;通过试题训练加深对历史解释的理解。

 (5)家国情怀方面:首先在复习中挖掘教材内容凸显家国情怀;其次补充教学资源渗透家国情怀;在试题训练中渗透着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将历史置于特定的时空观念中,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最终才能形成大格局的家国情怀。

 2.关注新教材,实现全面备考 2020 高考仍然是是新课标、旧教材的高考。但是,通过对近三年高考题的分析,新教材的体系与内容在高考中已经有所体现。在备考中,要适当关注新教材的内容,看一下旧教材的主干知识,在新教材中有没有新的论述和新的结论,如果有所改变,就要适当补充。还要关注新教材的体系,在旧教材中没有的主题,也要适当拓展。也可以在二轮复习中形成新的专题系统复习。

 3.研究高考真题, 做到科学备考。

 刘芃说:“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因此,我们要把高考题分类整理,设立资料库,将每套试卷涉及的知识考点和能力考点逐题提取出来,解读每年高考命题考点变化的轨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调整复习学习策略,将复习落实好,真正做到高效备考、科学备考,我们才能在 2020 年高考中取得以更好地成绩。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依据新课标,结合新教材,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 第 6 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 复习目标 】

 1.通过对近代前夜农业、手工业、商业、综合国力发展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明清时期我国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基本表现。

 2.通过学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相关史实,能够分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本质特征。

 3.通过阅读相关史料,能够明确理解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原因与内涵、并分析它所产生的影响。

 4.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梳理,了解明清时期中国潜伏的社会危机的表现与原因。

 5.通过体会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与冲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能够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不断开拓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知识梳理 】

 导入:你觉得近代前夜这段历史是中国大发展的“盛世欢歌”还是停滞不前的“日落悲歌”?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表现)。

 一、“盛世欢歌” —— 近代前夜的发展 表现 领域 成就

  (一)发展的表现:(赞成此观点的请完成下面表格)

  (二)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

  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

 1、原因:

 2、特征:(1)发展方式:

 (2)经营目的:

 (3)劳动者:

 (4)相互关系:

 1、

 (量变)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综合国力

 2、

 (质变)

 出 出 资 资 出 出 力 力 经 经 营 营 利 利 润 润

 劳 劳 动 动 工 工 资 资 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

  手工工场

  雇佣

  货币生产资料所有者

 被雇佣

 3、标志:

 4、表现(现象):

 5、评价

 二、 “日落悲歌” —— 近代前夜的迟滞 (一)

 迟滞的表现:

 近代前夜的危机 1、 2、 3、 (二)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某甲壮心凌云,意再添织机两百台。然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时官衙织造司以低价采办丝料,逼迫某甲为其织造、染练。自此某甲大呼其累,本欲就此束手。

  时有亲戚丙自南洋归,言海外需求甚巨,请甲夫妇广置洋船,海上行走。甲心大动,于是请来船户,打造远洋帆船。官衙闻讯,竟诬陷他结交海盗。甲被捕入狱,罗织株连,严刑逼供,牵涉船户十二人,拖延五年不结案。

  后来,甲家散尽财产,打通关节,甲才得以出狱。其岳丈语甲曰:洋商不如机织,机织不如做豆腐,做豆腐又不如购田置地,衣租食税。甲从之,偶有所得,月积日累,尽置田亩...

推荐访问:高考 完整版 素养